一、IPMItool工具安装

1、windows版:

a. 笔记本等电脑终端安装此工具,用于对远端服务器BMC发送指令,实现带外管理:

工具下载(点击下载):IPMIToolWin1.8.18.zip

安装步骤:

1) 将IPMIToolWin.zip压缩包解压后,将整个文件夹放到C盘任一目录,并复制ipmitool.exe所在目录;

ipmitool工具安装

2) 点击电脑桌面左下角【开始】,输入cmd,调出命令行界面;

3) 敲入cd+空格,点击鼠标右键粘贴刚刚复制的工具所在目录,敲回车进入目录;

4) 执行相应远端bmc ip的指令后,出现下图说明安装正常。

b. 服务器本地win系统下安装此工具,用于对自身服务器BMC发送指令,实现带内管理:

工具下载(点击下载):IPMIToolWin.zip

安装步骤:

1) 将IPMIToolWin.zip压缩包解压后,将整个文件夹放到C盘任一目录,首先安装对应操作系统版本的imbdriver;

64位操作系统,选择x64;32位操作系统,选择x86;

2) 注意:安装需要进入cmd命令行界面,并进入驱动所在目录,安装时须指定安装目录(任意目录),例如:install.cmd C:\IMBDRV\Test ;

3) 其他步骤,与 a 笔记本等电脑终端设备安装步骤相同,最后一步执行对自身bmc发送指令时不需要ip地址等字段:

2、linux版:

一般安装在 linux 服务器操作系统下

工具下载(点击下载):ipmitool-1.8.18.tar.gz.zip

安装步骤:

1) 将工具上传至系统任一目录下

2) 执行tar命令,解压工具包,并cd到工具目录下;

tar  -xvzf  ipmitool-1.8.11.tar.gz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3) 执行config脚本,生成makefile

./configure

执行完成后的状态如图:

4) 继续依次执行以下命令进行安装:

make

make install

5) 安装完成后,还需要安装系统下自带的IPMI设备驱动:

执行3条命令:

modprobe ipmi_msghandler
modprobe ipmi_devintf
modprobe ipmi_si

6) 说明:以上命令,

如果远程ssh到服务器系统,可直接复制以上命令执行;

如果本地系统操作,需要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手打;或 cd 到下面的目录,可以tab补齐。

7) 执行完上述命令后,执行”ls /dev”命令,查看在设备列表中是否有”ipmi0″设备,确认此设备存在就可以。

8) 在任意目录下执行ipmitool 命令验证,出现如下显示,说明安装成功了。

3、vmware版:

1)工具一般安装在vmware服务器操作系统下;

工具下载(点击下载)ipmitool_esxi.zip

2)将工具上传至vmware操作系统任一目录下;

3)ipmitool工具安装需要修改安装等级,命令如下;

esxcli software acceptance set --level=CommunitySupported

4)安装ipmitool工具,执行如下命令;

esxcli software vib install -v /vmfs/volumes/datastore1/tools/esxi_ipmitool-1.8.15-1.vib

注意:/vmfs/volumes/datastore1/tools/ 目录代表ipmitool工具包所在的绝对路径,请已ipmitool工具包所在的实际路径为准。

检查安装完成,esxcli software vib list |grep ipmitool

5)建立命令软链接

64位系统命令的绝对路径为:/opt/ipmitool/bin,安装完ipmitool工具后建议建立软连接,建立软链接后,可以在任意目录下直接使用ipmitool命令。

# A.建立软连接:
ln -s /opt/ipmitool/bin/ipmitool /bin/ipmitool

# 如下示例
[root@localhost:~] ipmitool fru list

B.如不想建立软链接,可以在绝对路径/opt/ipmitool/bin目录下执行
./ipmitool  xxx  xxx  #执行指令即可

# 如下示例
[root@localhost:/opt/ipmitool/bin] ./ipmitool fru list  # 查看fru信息

6)命令验证

在任意目录下执行ipmitool 命令验证,出现如下显示,说明安装成功了。

二、IPMItool工具常用命令

说明:以下操作命令为带外BMC远程管理指令,

如果采用服务器系统下带内管理:

请直接将命令中”–H (BMC的管理IP地址) –I lanplus –U (BMC登录用户名) –P (BMC 登录用户名的密码)”字段去除即可。

以下是基于您提供的IPMI命令整理后的标准化文档格式,结合了技术细节与操作规范,并参考了相关技术文档中的实现逻辑:


BMC远程管理操作手册

(基于IPMITool命令行工具)

如果采用服务器系统下带内管理:

请直接将命令中”–H (BMC的管理IP地址) –I lanplus –U (BMC登录用户名) –P (BMC 登录用户名的密码)”字段去除即可。​

  • 查看电源状态

    ipmitool –H <BMC_IP> –I lanplus –U <用户名> –P <密码> power status

    返回结果包括:on(运行中)、off(已关机)或error(异常状态)。

  • 开机/关机/重启

    # 开机
    ipmitool –H <BMC_IP> –I lanplus –U <用户名> –P <密码> power on
    # 关机(硬关机)
    ipmitool –H <BMC_IP> –I lanplus –U <用户名> –P <密码> power off
    # 重启(等同于硬重启)
    ipmitool –H <BMC_IP> –I lanplus –U <用户名> –P <密码> power reset

    注:冷重启需通过mc reset cold实现,见下文。


2. BMC系统控制

  • 重启BMC

    # 热重启(服务重启)
    ipmitool –H <BMC_IP> –I lanplus –U <用户名> –P <密码> mc reset warm
    # 冷重启(硬件级重置)
    ipmitool –H <BMC_IP> –I lanplus –U <用户名> –P <密码> mc reset cold

    冷重启会中断所有会话,需谨慎操作。


3. 网络配置

  • 查看网络信息

    ipmitool –H <BMC_IP> –I lanplus –U <用户名> –P <密码> lan print <ChannelNo>

    ChannelNo根据机型选择:双路M3为通道8(专用口),M4/M5为通道1(专用口)。

  • 修改网络参数

    # 设置静态IP/DHCP
    ipmitool lan set <ChannelNo> ipsrc static|dhcp
    # 配置IP/子网掩码/网关
    ipmitool lan set <ChannelNo> ipaddr <IP>
    ipmitool lan set <ChannelNo> netmask <Mask>
    ipmitool lan set <ChannelNo> defgw ipaddr <Gateway>

    需先设置为静态IP再配置其他参数,否则可能失效。


4. 硬件信息查询

  • FRU信息

    ipmitool –H <BMC_IP> –I lanplus –U <用户名> –P <密码> fru list

    输出包括主板序列号、厂商等关键数据。

  • SEL日志管理

    # 查看日志
    ipmitool sel list
    # 清除日志
    ipmitool sel clear

    日志满可能导致BMC性能下降,建议定期清理。


5. 传感器监控

  • 查看传感器数据

    ipmitool sdr          # 系统设备记录(SDR)
    ipmitool sensor list  # 实时传感器数值

    可监控温度、电压、风扇转速等指标。


6. 用户管理

  • 用户操作

    # 查看用户列表
    ipmitool user list [ChannelNo]
    # 添加用户及权限(权限等级:2-User, 3-Operator, 4-Admin)
    ipmitool user set name <ID> <用户名>
    ipmitool user set password <ID> <密码>
    ipmitool user priv <ID> <权限等级> [ChannelNo]
    ipmitool user enable/disable <ID>

    默认用户:ID 1(匿名)、ID 2(Admin)。权限需通过分组控制(如priv-admin分组对应管理员)。


注意事项

  1. 安全建议​:

    • 使用HTTPS或IPMI over LAN加密通信,避免密码泄露。

    • 定期更新BMC固件以修复漏洞。

  2. 批量操作​:可通过脚本批量执行命令(参考CSDN博客中的批量管理脚本示例)。

  3. 故障排查​:若命令失败,检查BMC服务状态或通过ipmitool mc info验证连接。


注:部分实现细节参考OpenBMC架构中的phosphor-user-manager和PAM认证模块设计。